学校以“健康促进”为办学理念,定位于医学类应用技术型特色性普通本科学校,以医学及医学相关类专业为主体,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技术、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管理学等多专业综合发展,凸显医保结合、医养结合、医工结合的办学特色,与上海其他几所医学院校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培养医药卫生一线紧缺人才,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突出党委领导作用,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学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委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水平。凝练了以健康理念为核心的学校精神,形成全校师生的价值认同。确立“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心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行业引领潜质的人类健康促进者”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以校训“厚德至善,健行康民”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人文与实践DNA双螺旋”教育教学理念已达成共识,且深入人心。
构建依法办学的制度体系,为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管理奠定基础。大力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办学资源配置科学化改革等重大改革举措,打造事业发展的强劲引擎。编制学校章程,系统编制和修订党政各类制度,制定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和配套制度,形成与校院两级管理改革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初步建成了以学院为主体、专业为内涵的学院制度文化建设架构。明晰校院两级管理职责、权利、目标,发挥年度目标考核、资源分配的杠杆作用,激发自主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紧贴健康发展理念,扩展医学高等教育新内涵。《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成为社会共识。学校以“健康促进”为使命,将医学高等教育前移至预防保健、下移至卫生资源配置、后移至老年康复医学,着力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和医学技术、护理、养老、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应用技术人才紧缺问题,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在专业设置上,急民生之所急,补人才之所缺,以医学为主干,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增设了传统医学院短缺的全科医生、护理、康复、急救等专业,并不断优化专业设置,调整招生结构,控制专科招生规模,将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聚焦于全科医学和急救医学方向,护理学本科专业聚焦于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方向,康复聚焦于老年康复治疗。同时,根据“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的“五新”要求,培育优势和特色专业。在信息技术与管理、医疗卫生与健康、医疗与保险体制等交叉领域中找准专业方向,重点布局“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填补了上海空白。紧贴医疗设备和器械产业的发展趋势,聚焦移动医疗和智慧医疗,成为全国首家设立临床工程师培养和医疗器械管理为重点的本科院校。在全国率先成立应急医学救援技术研究院,启动应急医学救援人才培养,解决超大城市应急救援的人才瓶颈。同时,加强对工学类学生的医学基础渗透,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面对新冠疫情对本市公共卫生体系提出的更高要求,成立健康与公共卫生学院,构建以预防医学及公共卫生为主体、全科医学与应急防控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教学模式,满足基层网底的人才需求。目前获批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引领计划1个。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首批入选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在最新的中国大学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排名第8位。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凸显应用型特色。学校以学生学业达成度为导向,着力推进体现应用型特色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推动以基于器官系统基础的人体健康与疾病整合、临床医学理论与全科医学实践整合、医学人文与职业行业贯通整合,建成国内首创集教学、实践、考核、体验互动为一体的基础医学互动学习与实训中心,构建虚实结合教学评练互动学习体系,全面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全生命周期为主线建设健康互动实践中心—“未来医院”,“基础医学器官系统互动学习与实训中心 ”、“现代护理开放实训中心”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综合虚拟化实景实验实训中心,与西门子、成都数联、日本尼普洛、美国史赛克等共建6个创新型合作实验实训室,持续调整优化实践教学平台,统筹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资源,最大限度地把办学空间留给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和创新创业团队发展,实现了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从理念到实际的突破。
搭建协同科研平台,大力提升医学科研能力。打造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化的汇聚平台,建校以来国家级项目从无到有,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余项,2018年更获批了国自然重点项目1项,实现了高水平项目的历史性突破。科研平台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获批了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4个上海市教委科研平台(上海市穿戴式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健康社区老年护理研究中心、上海市全科医学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慢性疾病康复研究中心),与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联合申报获批国家药监局“呼吸麻醉重点实验室”,“医学影像技术”获得上海II类高原学科。学校重点布局的特色学科初步完成了学科研究平台的创建及形成了分子影像和影像组学、运动认知与脑健康研究平台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团队。建校5年来,共发表各类论文1290篇,授权专利256项,获批课题数量518项,课题经费总计5571.3万元,全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及水平实现了全面的提升。
在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公布的中国医药院校医学教育论文2019年排名中,学校在176所本科西医高校中排名26位,较建校之初的78位提升52位。2019年学校公开发表医学教育63篇。
对外交流活跃,国际化办学扎实推进。学校一直将“国际化”作为重要“变道超车”实现办学定位的策略之一。积极推动国际化合作办学,与法国、比利时、日本和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的合作,联合培养学生,将引领上海乃至我国急需的全科医学、康复技术、老年护理等高层次人才培养新领域的全面提升。通过国际合作,完成康复治疗学专业的WCPT国际认证中期考核,引入美国《国家灾害救援生命支持》和《儿童院前急救PEPP》等专业课程。
不断提升师生国际化水平。设立“百人访学计划”,专门资助专任教师出国访学,拥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占比接近15%。依托各级政府相关政策,引进海外高水平人才,建立一支稳定的全方位服务于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外籍教师及专家队伍,现有海外名师及短期交流外籍专家团队19个,海外特聘名誉院长2名、海外客座教授18名,外籍常驻教师16名。探索学生海外交流新机制,建立海外培训基地,固化优秀海外培训项目,学生交流项目拓展到语言学习、文化交流、专业课程、专业实习、技能竞赛5个领域,1390名学生获得海外研修资助赴海外游学。
打造健康校园,彰显医学健康文化。以文化育人为根本,以文明创建为主线,以健康校园行动为重点,以健康科普为特色,紧紧围绕“塑健康魂,做健康人,建健康园”的总目标,进一步弘扬“厚德至善、健行康民”校训精神,完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繁荣文化活动、凝练文化品牌,建设独具特色的健康文化。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体系,打造一批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品牌,为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健康大学提供力量源泉和文化保障。
全力实施健康校园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健康科教、健康文化、健康生活、健康普及等特色活动。建设医学长廊、北苑百草园等特色人文景观,开展绿色教育、环保教育和低碳节能教育,推行“工间操”、“健康跑”、“品味健康”和“健康餐”等特色活动;积极承担“健康上海行动”首批40个项目之一的“影响市民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社会调查,同步在校园里开展影响师生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查;积极打造健康文化,成立艺术教育中心,建成档案馆、医学人文名画主题馆等富有特色的育人平台。